-
機械復工復產一線奮斗者速寫,所有的奮斗都是值得的
機械復工復產一線奮斗者速寫,所有的奮斗都是值得的。 此時,一個個數字在實時監控大屏幕上閃爍,一聲聲報告從現場傳來:“支撐點位反力歸零!”“卸載完成!”至此,工程總承重達4.65萬噸的桁架轉換結構成功完成卸載,標志著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鋼結構不再依靠“拐杖”支撐,實現了“自主站立”。
了解詳情 -
農民手機點單,合作社掌勺“炒菜”,托管服務覆蓋4萬畝農田
農民手機點單,合作社掌勺“炒菜”,托管服務覆蓋4萬畝農田。不僅僅是植保無人機,走進方智勇合作社機庫——收割機、插秧機、灌溉設備等一應俱全。 發展社會化服務并非一帆風順。最初,合作社只有7臺拖拉機。尋求幫助的農民多了,方智勇卻感覺力不從心:種地環節多,農民需求五花八門,合作社難以滿足。“好保姆不僅會抱孩子,做飯、護理也得有幾把刷子,田保姆得是多面手啊。”
了解詳情 -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機會充足
1月25日是農歷正月初一,三一集團得知武漢即將建設應急醫院后,緊急調動代理商與客戶火速馳援武漢,組織106臺挖掘機、混凝土泵車、起重機等設備和40名服務人員參與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建設工作,完成場地平整、砂石回填、土方澆筑等重要環節的施工。向文波介紹,三一集團在疫情初期參與了中國各地應急醫院建設,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推進全面復工復產。至3月20日,三一集團復工率已接近百分百,還將18號廠房升..
了解詳情 -
新型飛秒激光等離子激元光刻技術 可加工石墨烯
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獲悉,來自該所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飛秒激光等離子激元光刻技術(FPL)。利用該技術,研究人員在百納米厚的硅基氧化石墨烯薄膜表面實現了高質量微納周期結構的快速制備。
了解詳情 -
當無人機“遇上”傳統農業,有一個風口
5年前的夢,今天終于得以實現,無人機可真是個好幫手啊!”正值春耕時節,安徽省宿州市精松農機服務合作社理事長劉睿心情大好,一方面因為小麥長勢喜人,另一方面因為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他的“好幫手”是剛購置的一臺大疆T20農業植保無人機。在今年的小麥病害防治、魚塘藥劑噴灑中,這架無人機派上了大用場。
了解詳情 -
受疫情影響 日本3月份核心機械訂單下降
根據日本內閣府的統計報告顯示,2020年3月核心機械訂單較2月份下降0.4%,時隔三個月再次出現負增長。專家預測,第二季度(4月至6月)的核心機械訂單較第一季度(1月至3月)將會下降0.9%。如新冠肺炎疫情長期持續,恐將無法遏制下滑趨勢,對企業設備投資造成更大沖擊。
了解詳情 -
智能移動服務機器人助力實體經濟智能化
移動也在推動“新基建催生新機遇,機器·人助推實體經濟智能化”。而新基建下的智能服務機器人應用廣泛,包括政務大廳、法院、博物館、圖書館、醫院、商場、企業租賃、會展租賃等核心場景,在智能時代的公共服務和商業服務中發揮中國服務機器人的價值和作用。
了解詳情 -
工業經濟展現強大韌性——機械制造行業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一手抓重點醫療物資保障供應,一手抓工業通信業復工復產,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前期已出臺的財稅金融等政策加快落地見效,逆周期調節政策同步發力,疊加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制度優勢、龐大的產業規模、完整的產業體系、巨大的內需市場
了解詳情 -
創新思變的“機械師”自學成才鄭志明
在廣西汽車集團,有一個被大家稱作“全能高手”的技師鄭志明,他憑著20多年堅持不懈的鉆研勁兒,從普通鉗工成長為智能裝備研發專家。
了解詳情 -
地鐵建設喜現創新裝備,為行車安全做堅強的后盾
接觸軌在隧道內裝卸,還有更好的辦法嗎?”周國輝頭腦里閃現了一個巨大的問號。
了解詳情 -
小口罩量產的背后,總有機械自動化的支持
中國擁有強大的制造能力。充足的生產空間、完善的品控體系、海量的高素質人才、強大的研發和生產體系……為口罩生產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了解詳情 -
內蒙古:政策補貼、機械化種植……多舉措搶農時
作為全國糧食主產省區,眼下內蒙古春播已經進入到了大面積播種期。今年,內蒙古通過推廣機械化、規模化種植和政策補貼等多種方式,搶農時、穩生產
了解詳情